喜报!信丰县博物馆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 2024-08-28

江西省信丰县博物馆成立1991年4月,股级事业单位,隶属于信丰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和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信丰县博物馆办公地点设在县城圣塔广场内,占地面积1.14万平方米(含圣塔广场),总建筑面积1728.88平方米展厅面积1099.5平方米… 【点击查看更多

大事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本馆概况  >> 大事记

信丰县博物馆大事记
——1983年3月,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成立。
——1983年4月,县政府公布了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共10处)。
——1983年至1990年,实施大圣寺塔全面修复工程,省文化厅拨专款76万元,县财政拨专款10万元,主要修复塔体、九层飞檐、九层平座栏杆,安装华拱、斗拱,塔每层的真门、假门,塔堂内楼面和藻井绘画,吊装了塔刹。
——1991年4月,信丰县博物馆成立,和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1997年,信丰县委、县政府在大圣寺塔旁新建“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馆名由原中顾委常委陈丕显题写。同年10月6日正式陈列开馆。
——2003年,老城区改造,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被拆除。
——2004年9月26日,为保护好千年文物,为大圣寺塔解围,县党政联席会议决定重修大圣寺塔。县财政拨款900万元,向开发商收回大圣寺塔周边1.2万平方米土地,用于建设塔下广场、博物馆和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同时干部群众踊跃捐资修塔。历时300多天,于2005年11月18日前,清除了大圣寺塔周边一米多高的厚土,修建了由省文物保护中心按宋代营造法式设计的大檐廊(塔裙),安装了18盏聚光灯,修建了人工河及银桥玉栏,广场地面实行青砖铺地,新建的仿古建筑群博物馆、文物展厅、文物仓库连成一片,形成了漂亮的文化休闲广场——圣塔广场。
——2005年,对虎山玉带桥进行了全面维修。县政府拨款10万元,虎山乡政府筹款20多万元,330多名社会各界人士捐资13万元,全面修复古桥旧貌。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批准“赣州佛塔”(大圣寺塔为“赣州佛塔”五座佛塔之一)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11月2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玉带桥为第五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4月至2011年12月,进行了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全县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40处,其中古遗址19处,古墓葬2处,古建筑230处,石窟寺及石刻4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85处,登记消失文物2处。
——2008年,争取江西省基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专项资金30万元,对赣南特委机关旧址和赣南特委训练班旧址进行了全面维修。
——2009年,争取江西省基层不可移动保护专项资金50万元,对油山游击队交通站——上乐塔进行维修。
——2009年至2011年,县政府拨款10多万元,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圣寺塔霉烂梁、柱进行了更换。
——2010年9月28日,县政府公布了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共23处)。
 
——2010年,县博物馆将等级以上馆藏文物送交赣州市文物局中心库房保管,保障了馆藏文物的安全。
——2012年4月,县里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在圣塔广场展厅完成了恢复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陈列展览,以丰富、翔实的文字,图片,实物等真实地再现了那段历史,并正式开馆对外免费开放。
——2012年5月,县文广局公布了《信丰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
——2012年12月,县文广局向各乡镇致函——《关于在农村土坯房改造中加强文物保护的函》,请各乡镇在农村土坯房改造中应特别注意加强文物保护。
——2012年,投入资金70多万元(上级专项资金和县里配套资金)完成油山游击队交通站上乐塔的全面维修。
——2013年2月,县政府向全县印发《赣南苏区(信丰)革命遗址保护规划(2013—2017)》,对全县29处革命遗址作出保护规划。
——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玉带桥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4月,聘请了两名当地责任心强的人员为业余文物管理员,分别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油山游击队交通站上乐塔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虎山玉带桥进行日常安全巡查管理。
——2013年5月,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待批省保)新屋里毛泽东旧居维修方案通过了省里组织的专家评审。
——2013年6月,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待批省保)新田镇铜锣丘大埠头黄氏宗祠维修方案通过了省里的评审,并争取到专项保护资金50多万元。
——2013年6月,委托江西省文物保护中心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圣寺塔编制维修设计方案。